福建省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發展情況和亮點

【特派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2018年,省金融監管局以掛牌為新起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不折不扣落實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金融工作三大任務,推動金融服務堅持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奮力推進新時代新福建建設。

一、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準

1.引導加大有效信貸投放。積極推動銀行業機構優化信貸投向,著力重點領域“強支撐”和薄弱環節“補短板”,爭取對實體經濟有效信貸需求“應貸盡貸”。至2018年12月末,全省各項貸款餘額4.7萬億元,同比增長11%,比年初增加4543.60億元,其中公司類和住戶貸款餘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683、2860億元,貸存比達102.2%,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24.5個百分點。2018年銀行業壓降同業及資管等交叉金融業務21.7%,貸款占總資產比重較年初提高6.2個百分點。全省製造業貸款扭轉下滑趨勢,比年初實際增加47.2億元。民營企業貸款占對公貸款比重36.3%。12月全省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2015年初回落1.56個百分點,融資難融資貴有所緩解。

2.推動直接融資加快發展。一是推動出臺促進企業直接融資的政策措施,按季對全省資本市場發展情況進行調度分析。至12月末,全省上市公司總市值1.5萬億元,資產總額8.5萬億元,分別居全國第7位和第4位。1-12月,全省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3278.54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6.51億元,居全國第7位。全省通過資本市場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5只,發行規模964.52億元。二是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規範發展。與福建證監局、廈門證監局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建立各方參與的季度例會機制,在全國率先出臺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研究發行可轉債的監管要求,推動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建設成為專業服務臺資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

3.強化保險保障功能。一是發揮保險保障作用。至2018年12月末,全省保險公司資產總額2632.4億元,比年初增長10.7%,實現保費收入1081.4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2018年1-12月保險業各類賠款給付34.6億元,同比增長6.3%,提供風險保障58.5萬億元,同比增長31.7%,12378保險保險熱線滿意度99%,位居全國第三。二是支援保險服務創新。開展重大設備首臺套保險、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等試點,2018年全省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支援貸款餘額7.96億元。在全國率先推出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堤提防設施財產保險,實現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全省覆蓋。推動醫保個人帳戶資金購買健康險業務,稅延養老保險和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均實現“零”突破,商車三期費改平穩落地,新車保險平均費率大幅下降。

4.健全政府融資增信體系。一是加快構建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至12月末,全省市、縣兩級共設立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83家,註冊資本合計153.41億元,期末淨資產合計169.08億元,累計擔保總額423.8億元,在保餘額210.35億元。二是繼續發揮政府應急周轉資金作用,至12月末全省共設立企業應急周轉金總額78.39億元,從2014年設立以來已累計為1.33萬家企業“過橋”轉貸2524.36億元。三是搭建全省產融雲平臺,平臺集以企業征信服務為支撐,集金融產品超市、企業資料查詢中心、金融服務管家、產融政策服務視窗、線上產融對接會五大板塊為一體,上線以來累計對接需求1029筆、對接金額749.99億元,授信筆數911筆,授信金額608.98億元。

二、扎實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

1.有效防控企業信貸風險。堅持“控新化舊”“一企一策”“一鏈一策”,重點加強對貸款1億元以上風險企業的分類幫扶、分級協調。至2018年12月末,全省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680.96億元,比年初減少140.86億元,全省不良貸款率1.46%,比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9個季度環比下降,年末不良率在全國31省(從高到低)排名第24位,比年初下降6位。全省銀行業信貸資產進一步改善,企業信貸風險平穩可控。

2.持續化解股權質押風險。協調興業銀行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設立50億元專項資金,對福建省存在風險的33家上市公司逐戶調查、摸清底數,“一企一策”研究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協調研究風險上市公司幫扶措施,設立150億元(首期20億元)的省級紓困基金,發行總規模20億元(首期10億元)的省級紓困債,精準服務上市公司紓困工作。

3.嚴厲打擊亂辦金融活動。一是做好非法集資防範和處置工作。組織開展風險排查、廣告資訊排查和宣傳月等專項活動,推進非法集資案件三年攻堅,2018年全省公安機關非法集資立案345起(合併同主體案件319起),同比下降11%,陳案積案化解率14%,綜治考評全國排名前列。二是做好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回頭看”以來,清理各類會員機構1390家,清理關閉“微盤”交易平臺113個,並對12家交易場所進行了清整驗收,其中海峽文交所已清退18萬名不合格投資者。三是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健全出險網貸機構處置責任制、非現場監測制度、機構良性退出機制。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省在營P2P網貸機構50家、借貸餘額僅43.72億元(占全國不到1%),與2018年新一輪摸排底數相比,機構數、借款餘額、出借人數實現“三降”,分別下降6家、40.19億元和59.22萬人。

三、穩步推進金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1.推動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一是加大政策支持。會同相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金融政策試點,獲人總行批準開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跨境轉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等2項試點,獲國務院支持允許試點人民幣與新臺幣直接清算等3項政策。牽頭出臺福建省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等政策,創新推進資本專案管理便利化等改革工作。二是發揮政策效用。推動金融機構依託福建自貿試驗區便利化政策,加快機構佈局、設立特色中心、完善服務體系,至2018年12月末,區內各類金融機構突破1萬家,其中金融機構173家,比掛牌前增長45%;各類準金融機構9829家,是掛牌前的5.62倍,新設華通銀行、廈門金融租賃、金美信消費金融公司等法人金融機構,多家銀行設立總行級“兩岸人民幣清算中心”或“離岸銀行業務分中心”,全省外資銀行增至19家(其中臺資6家),數量居全國前列。

2.推動閩臺金融深度合作。一是建立對臺人民幣清算管道,截至2018年1112月末,已有23家臺灣地區的銀行機構在廈門開立39個人民幣代理清算帳戶,清算金額1107.01億元。二是全面對接兩岸同業業務,。兩岸銀行在託管帳戶、同業帳戶、銀團貸款、同業授信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累計為臺資銀行在閩分行辦理人民幣資金清算150多億元,辦理同業存放、同業拆借折人民幣28多億元,興業銀行實現對在閩臺資銀行同業存放、同業授信等業務全覆蓋。三是在全省實施特殊經濟區域臺資企業資本專案管理便利化試點,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和平潭片區、泉州金改區、漳州臺商投資區針對臺資企業推出五項外匯服務改革措施,試點以來累計為33家臺資企業辦理試點業務129筆,金額2.29億美元,在閩臺資企業和銀行反映獲得實質利好,政策獲得感強、滿意度高。

3.深化區域金融改革發展。一是福州海峽金融商務區入駐金融機構200多家。福州市現有4家臺資銀行,是入駐臺資銀行數量最多的省會城市。二是廈門初步建成兩岸貨幣業務合作支點,建立了全國唯一跨海峽人民幣代理清算群。三是平潭特色金融集聚區加快打造,在全國首創多項對臺金融創新舉措,設立全國首個“保險三中心”,率先開創臺企臺胞征信共用先河。四是泉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有力推進,累計引導民間資本2500億元進入金融領域,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在國家發改委全國經驗交流會上做典型發言。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