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創新型省份情況和亮點

【特派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後,福建省委召開九屆十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2016年11月15日,福建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省份。兩年多來,福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省份目標和發展路徑,注重挖掘創新稟賦,對標查找薄弱環節,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持續加強政策有效供給,致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創新型省份建設步伐穩步推進。

根據科技部統計,福建省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益指數居全國第6位,科技創新環境指數居第8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第8位。2018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9%;共爭取獲得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新立項科技專案1069項、資助經費10.6億元;7個專案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一、持續推進創新政策升級

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部署,注重發揮自創區“先行先試”效應,更加成體系地推進創新政策制定升級,更加精准地推動政策宣傳貫徹。

1.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政策“升級版”。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大部署和《決定》的貫徹實施,先後出臺了30多個政策性檔,持續推進科研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進一步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2018年在強調落實好已有創新激勵政策基礎上,集成優勢資源和資助方法,成系統地出臺了《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七條措施》,重點構建創新績效的正向激勵機制,並加大財政資金獎補力度,重點支援推動自創區引領發展、建設福建省實驗室、引進重大研發機構、扶持行業領軍企業、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加快發展、促進科技金融結合等重大任務,著力破解福建省研發投入不足、企業創新引領能力不強、高端創新資源短缺等發展短板。

2.打造自主創新示範區政策“普適版”。充分發揮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改革“試驗田”功能作用,三片區累計推出141項有創新性的政策措施,兩批38項創新改革舉措在全省複製推廣,一些政策舉措被審計署廣州辦作為典型案例予以肯定。深化與自貿區的“雙自”聯動,建立自創區和自貿區聯動發展聯席會議制度,遴選改革出入境特殊物品審批制度等首批“雙自聯動”創新舉措印發全省複製推廣,有效釋放開放創新疊加效應。全省約84%的高新技術企業、69%的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和71%的新型研發機構在福廈泉成長,自創區創新集聚效應加快形成。

3.打造科技創新政策宣傳“定製版”。注重跟蹤企業和社會公眾重點需求,更加精准地提供創新激勵政策宣傳輔導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託協力廠商機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巡迴宣講,指導企業更好地理解運用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適用的難點、熱點,舉辦省屬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等各類專題培訓班,指導推動院所更好地落實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權。組織編印《國家和福建省科技創新政策彙編(2018年版)》《福建省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系統推進科技創新政策學習宣傳。

二、持續凝煉創新關鍵抓手

對屬於中央的事權,進一步細化落實;對屬於省級的事權,對焦“短板”,凝煉具體工作抓手,尋求更大的創新突破。

1.推動兩大協同發展區科技創新。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迅速研究出臺《福建省科學技術廳關於推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重點從發揮自創區創新引擎作用、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精准對接、打造科技創新“飛地”新機制、推動創新資源靈活高效流動等四個方面提出15條措施,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圍繞建設兩大協同發展區的要求謀劃,科技創新力量聚焦兩大協同發展區佈局,科技創新資源向著兩大協同發展區集聚。

2.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對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新政,圍繞“科技型企業—省級高新技術培育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梯次,制定出臺《福建省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扶持辦法》,建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設立專項財政獎補資金,下大氣力扶持一批潛力企業加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全省入庫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34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0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3800家,超額完成省政府年初確定的工作任務。

3.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機制創新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2018年評估命名了第二批和第三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各21家和19家,全省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累計70家,其中企業類57家,占到80%以上,充分體現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政策導向。設立後補助專項資金每年6000萬元,支持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利用非財政資金購買科研儀器設備。持續推進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激勵政策升級,對經評估命名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50萬元。

4.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持續創新選認方式和完善激勵措施,支援以用為導向推進需求方與科技人員雙向自願“選認”,支援跨產業、跨區域等跨界選拔科技人才,鼓勵構建產學研用利益共同體,致力打造科技特派員制度升級版。設立每年4800萬元的省級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持續優化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以獎代補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2018年共選認省級科技特派員3826名,其中: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省外科技特派員206人,科技特派員團隊105個;省級科技特派員已覆蓋全省859個鄉鎮。

5.加快啟動福建省實驗室建設。對標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創建標準,2018年研究提出《福建省實驗室建設工作方案》,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原則,擬在能源材料、海洋科學、網路資訊、先進製造和醫藥健康等領域建設若干個高水準福建省實驗室,努力打造彙聚高端創新人才、催生重大科技創新、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創新高地。省財政每年資助每個實驗室運行經費不少於5000萬元,連續資助五年。

三、持續釋放創新發展活力

堅持突出問題導向和注重政策落地原則,緊扣科技創新需求和短板,持續推進機制創新和政策落實,進一步激發科技界和全社會創新內生動力。

1.實施企業研發費用分段補助有效落地。加大力度落實《福建省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分段補助實施辦法》,2017年度補助企業1242家,補助金額6.93億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163.90億元;2018年度預補助企業394家,擬補助金額為1.18億元,省市縣三級補助金額8億元,放大企業研發投入185億元。制定出臺《關於福建省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異議項目鑒定的指導性意見》,提高異議專案處置效能。2018年(抵扣2017年度)全省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132.53億元,比增54.41%,惠及企業4279戶,比增74.37%。2017年全省R&D經費內部支出同比增長19.5%,高出全國平均增幅7.2個百分點。

2.高水準創新研發平臺建設穩步推進。認真落實加快高水準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建設發展六條措施,制定出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18年新資助設立寧德時代新能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發中心等4家引進重大研發機構,新立項“福建省新藥研發中心”“康復產業研究院”兩個省科技創新重大研發平臺,啟動建設鋁合金產業技術研究院等10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全省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2家、眾創空間備案52個、星創天地備案42個。

3.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日趨完善。新修訂《福建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頒佈實施,《福建省技術市場條例》正式廢止,更加突出簡政放權和優化服務,激勵成果轉化政策法規體系更加成熟完善。研究出臺《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實施意見》《福建省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方案》,加快構建突出品質貢獻績效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進一步放活科研機構、人員和成果。繼續推進落實高校院所科研自主權,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簡化省屬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管理的通知》,持續優化科研創新管理服務。2018年,福建省認定登記技術合同7753項,成交金額110.9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大關。加快建立和落實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人才激勵機制,2018年,全省共有43人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8人、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5人,有10人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入選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4.科技與金融結合更加緊密。認真貫徹落實《關於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實施意見》,出臺《福建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試點方案》,每年設立2億元專項補償資金,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風險補償和增信支持。支援6家銀行設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信貸專營機構,累計為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11多億元。開展科技與保險結合,發放科技保險補貼2100多萬元,400多家次高新技術企業獲得300多億元風險保障。生物醫藥創投基金投資8家企業1.9億元。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