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科大辦無人機創新研討會,展示各式無人機。(記者陳榮昌攝)

弘光科技大學舉辦「無人機創新應用與多元價值科技研討會」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無人機應用愈來愈廣泛,弘光科技大學這星期舉辦「無人機創新應用與多元價值科技研討會」,邀請中科院、工研院、民航局等相關領域專家到校分享經驗,討論主題從無人機發展、法規、農業用的植保機、國慶無人機演出到海巡防護上的應用,內容多元,會場外還有10多家廠商展示各種不同專業的無人機,吸引產官學各界參加,現場座無虛席。

弘光科大第一副校長易光輝開幕致詞表示,無人機從越戰早期的國防武器,到現在人人都買得起,過去愛怎麼飛就怎麼飛,現在沒執照不能飛,應用變得愈來愈廣泛,學校成立無人機教育訓練中心開辦創新應用課程培育人才,邀請產官學界一起研討,相互成長,使無人機多元應用更為精進。

研討會由中山科學研究院前瞻計畫督導長邱祖湘開場,講述「無人機的發展方向」。他說,無人機現在是「遙控」,未來則是「智慧」,尤其台灣以AI為強項,在未來空中計程車或許能成真,近期無人機研發創新方向,包括貨物物流、緊急藥物運送、無人貨機等,把勞力的成本變成靠操控無人機的腦力運用。

接著由民航局標準組簡任技正耿驊主講「遙控無人機管理立法對業界的衝擊與影響」。他指出,250公克以上的遙控無人機就要註冊,目前每天申請件數有20至30件,其中,90%用來空拍,10%則用在專業應用,顯示未來無人機專業應用範圍還非常大。依照民航法規,操作2公斤以上無人機便須取得普通和專業操作證,但是他強調,「不論是幾公斤,即使是2公斤以下,也要受到民航法規範。」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博士蔡麗端則解說動力無人機電池的運用。她說,新研發出的燃料電池,應用在無人機上可以延長三倍飛行時間,已成功從烏石港到龜山島及馬公到望安試飛,滯空飛行時間達130分鐘,驗證能長時間飛行。目前常用的無人機鋰電池飛行時間僅有15到30分鐘,燃料電池可長時間飛行的特性,讓在場聽眾為之驚奇,也拿起手機不斷拍下簡報。

另外,台灣希望創新執行長李志清、英諾飛科技執行長潘建佑、裕恒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杜智賢,分別講台灣群飛推手的超越與考驗、台灣無人機智能飛控的領航者、台灣無人機無限通訊系統的先鋒;曾經獲得金鐘獎的活水文化公司負責人楊守義,也以「高空拍攝與說故意的力量」分享拍片經驗。

楊守義說,從事導演、攝影工作20多年,播放在雨林拍攝的影片,分享在國外雨林、高地等危險地方的拍攝經驗,他解釋在雨林飛行要克服當地濕度,避免一開機鏡頭就有霧氣,且飛行過程中很容易勾到樹藤蔓,另外,他拍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紀錄片就花了10多年時間,「空拍機是很好的助手,但不是主角。」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