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員陳文政5日在議會專案報告指出,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地上,已成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要求市府應以「明定輔導期限、鐵腕執法」為原則,即刻處理。

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地上 市議員陳文政籲即刻處理

【特派記者凃珮雅/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今年5月起採「源頭管制、杜絕重建」,遏止新建農地工廠,已見初步成效。但台中市議員陳文政5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強調,舊有農地工廠問題仍待市府積極處理。尤其是石油煤製、電鍍等中高污染工廠,長年在農田中營運,已成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要求市府應以「明定輔導期限、鐵腕執法」為原則,即刻處理。

陳文政批評,行政院經濟部去年曾編列7000萬經費清查農地工廠數量與污染程度,全國共有1153家未登記工廠屬中高污染,卻遲遲沒有公佈各縣市中高污染工廠位置及產業類別,花這7000萬根本毫無意義。

他強調,農地中的中高污染工廠並不適用工輔法,無法申請納管與臨時登記。這些石油煤製、表面處理(電鍍)等中高污染類型的農地工廠,每日在農田中排放廢水與廢氣,早已成為台中公安與食安的未爆彈。

陳文政說,經發局曾對外說明,105年5月19日前的中高污染工廠,採輔導轉型、遷廠或關廠為原則,以斷水、斷電、強制拆除為手段。陳文政要求,市府應明定輔導期限的確切日期,輔導期間積極協助業者進行轉型和遷廠事宜;於輔導期限過後,市府應主動公布中高污染工廠的位置與產業類別,並即刻以建築法第96條之1第1項進行拆除,讓業者自行負擔拆除費用。

最後,陳文政說,相當肯定市府農地工廠源頭管制的政策,目前已見初步成效,但舊有農地工廠問題仍待解決。尤其是存在農地上的中高污染工廠,更應即刻處理,要求市府應明定輔導期限,並鐵腕執法,讓市民看見市府解決農地工廠的魄力。

經濟發展局回應表示,為處理農地工廠問題,中央經濟部於109年3月20日正式施行新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若屬105年5月20日以後新增未登記工廠,則依法停止供電、供水,後續再依相關建築法令進行拆除。

經發局目前已列管疑似新增未登記工廠計共96家,經聯合稽查及派員至現場勘查後,屬新增未登記工廠且已勒令停工者共計13家,複查後已有4家自行停止營業。其他將持續進行複查,未停業者將依法執行停止供水供電及拆除,且未來稽查不會停止,盼減少新增農地工廠違規情形。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