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起運 預計9月自法屬圭亞那發射升空

【記者張玉泰新竹報導】 臺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衛星「獵風者衛星」今(14)日自國家太空中心(TASA)起運往法屬圭亞那,預計今年9月自圭亞那太空中心(CSG)搭乘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新竹市長高虹安今天共同出席起運典禮

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起運儀式 ,左起新竹市長高虹安、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立法委員柯建銘、蘇巧慧(圖/記者張玉泰攝)

蔡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在國際太空經濟蓬勃發展的階段,政府推動《太空發展法》,並依法將國家太空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為臺灣建構良好的太空發展環境與體質;期待獵風者升空後,能為氣象及科學研究帶回卓著貢獻。


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新竹市長高虹安與立委柯建銘、蘇巧慧、董事於獵風者衛 星車前大合照(圖/記者張玉泰攝)

獵風者衛星今日上午自新竹科學園區的國家太空中心起運前往桃園國際機場,預計7月17日運抵法屬圭亞那,隨後進入圭亞那太空中心進行整備,進行燃料填充、與火箭對接等工作,並於9月搭乘亞利安公司的Vega型火箭升空,進入550至6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展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接收的任務。

蔡總統表示,獵風者衛星搭載著結合臺灣學研界所研發的酬載儀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執行面風速觀測的任務,同時也將驗證多項臺灣自製的關鍵元件與技術,為我國產官學研界齊心努力下彌足珍貴的研發成果。

獵風者衛星未來將提供許多重要的數據,除了是氣象衛星,更是科學衛星。「獵風者衛星」的起運,承載臺灣發展太空產業、參與太空時代的決心,期盼未來「臺灣製造」不僅能站上國際,也能飛向太空,我們一起祝福它,成功發射升空。

行政院長陳建仁(圖/記者張玉泰攝)

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獵風者衛星的酬載儀器是學研界共同研發的心血結晶,衛星本體更由超過20家廠商共同合作,打造的過程帶領國內相關產業跨入太空領域,意義非凡,未來的應用將為自然科學與氣象預報提供龐大的觀測資訊,帶來科學及應用上的進步。期許獵風者衛星旅途順暢,如期抵達發射場,帶領臺灣邁向國際太空領域。

國科會主委吳政(圖/記者張玉泰攝)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太空科技發展快速、太空經濟已成形,並帶動臺灣的太空產業鏈,其中在地面設備部分,2020年至2025年相關產值預估可增加新臺幣800億元,總產值將可達到3000億元;以2022年來說,成長幅度更超過20%,大幅優於全球市場幅度0.3%;國家太空中心今年改制為行政法人,除了原先的研發任務,更肩負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的使命,國科會將持續在府院的支持下,與國家太空中心從不同層面推動產業升級。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圖/記者張玉泰攝)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歷經8年多的努力,獵風者衛星終於走到起運這個重要關卡。獵風者衛星是臺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除與國內學研界共同研製任務酬載GNSS-R執行科學任務,另將進一步驗證我國衛星關鍵元件、酬載儀器、衛星系統、次系統設計製造能力。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將在550至650公里的衛星軌道上,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射並經海面反射的訊號,初期蒐集範圍將集中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低緯度帶,預估可提供劇烈天氣生成初期的觀測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