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員李中27日市政總質詢時,提出整合各局處的觀光策略,希望各局處能從製造業思維進化到服務業的全面品質整合觀念,讓台中從不好玩評價,表現到大家都能一致認為台中好好玩。(李中研究室提供)

市議員李中提創新政策 讓「台中不好玩」變成「台中好好玩」!

【特派記者陳世宗/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李中27日市政總質詢時,提出整合各局處的觀光策略,希望各局處能從製造業思維進化到服務業的全面品質整合觀念,讓台中從不好玩的評價,表現到大家都能一致認為台中好好玩。李中說,很多市民朋友和他一樣,當外縣市友人問到台中哪裡好玩時,往往會愣住不知如何回答?他認為台中近年開發的新景點不多,而舊景點缺乏新玩法且配套不足,這樣台中呈現不好玩的狀態。

李中舉例說,台中歌劇院的建築很特別,往往會吸引許多遊客去朝聖,但歌劇院周邊缺乏與表演藝術、文藝創作相對應的餐飲、購物、體驗等配套設施、店家,甚至於連遊覽車都不好停駐,這顯然是相關單位還停留在製造業思維—有做就好,缺乏服務業全面品質管理的概念。

台中市議員李中27日市政總質詢時,提出整合各局處的觀光策略,希望各局處能從製造業思維進化到服務業的全面品質整合觀念,讓台中從不好玩評價,表現到大家都能一致認為台中好好玩。(李中研究室提供)

李中指出,台中有山、有海、有知名建築,但作為旅遊景區,似乎都呈現「點」狀,彼此缺乏良善交通連結,景區規模太小,缺乏整體文化、旅遊、餐飲、購物等商業機能設施,始終「熱不起來」;像國際級的高美濕地,連上廁所都不容易,更別說餐飲與住宿的配套。

李中表示,要解決目前的現象,他希望盧秀燕市長可以把去新加坡參訪的經驗用在局處首長的輪調,例如觀旅、文化、新聞等局可輪調,建設、交通、都發也可以論調,讓各局不再因本位主義而只重績效,忽略整合的綜合成效。

李中認為,一座城市的靈魂在夜間,他建議建設局之下設燈光管理處,將台中市區主要的公有與民間建築,規劃具設計美感之燈光(投影),並鼓勵高樓建築進行燈光設計及商業廣告電視(牆),再結合街頭藝人與學生社團、民間業者,讓夜間表演活動遍地開花。

在台中的山城區塊,李中建議市政府思考,從大坑經補庫興建纜車,串連新社、東勢、谷關、和平,除了可以把人利用捷運綠線帶過去,也能把梨山、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等地的優質農產品匯集在東勢,利用大型消費市集與原住民音樂與舞蹈演出,拉動山區的觀光與消費經濟動能。

台中海線部分,李中則建議要利用白沙屯、大甲媽祖的百萬信眾量能,透過文化體驗或信仰文創等面向,連結鐵砧山、高美濕地、海生館、媽祖文化園區、紫雲巖等景點,讓消費能留在當地,促進在地的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