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阿里巴巴晶片科技

《兩岸有話說》第十八期專題『阿里自主研發CPU晶片正式發佈』

【特派記者陳麗慧/廈門報導】11月11日晚7時30分由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和兩岸青年心家園共同主辦,以兩岸聚焦『阿里自主研發CPU晶片正式發佈』為主題的第十八期“兩岸有話說”線上討論會在騰訊會議成功舉辦。

近日,阿里巴巴發佈自研雲晶片倚天710。 無獨有偶,長春光機也於近日成功突破光刻機核心技術,表明國產光刻機問世指日可待。 一直以來,中國在光刻機領域被美歐“卡脖子”,嚴重限制了國內高端產業鏈的發展,大陸兩大利好消息的相繼傳出立刻引發了兩岸輿論的聚焦關注。

本期“兩岸有話說”論壇,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特別邀請:包括高雄市師範大學事業經營學系譚大純教授、福州理工學院商學院徐東海副教授、正修科技大學副校長鄭舜仁教授、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專家在內的兩岸專家學者針對 “阿里自主研發CPU晶片正式發佈”這一議題進行交流探討,結合兩岸貿易核心組成內容深入分析科技新突破對於兩岸貿易走向及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

來自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副教授擔任本次會議主持人。

圍繞本期主題,項立剛表示,很長時間以來大陸對基礎晶片領域重視度不够,導致在晶片製造領域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

近幾年面對美國制裁,很多大陸高科技企業遭遇重創並面臨生存壓力。解决這一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大陸要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完成晶片製造的完整產業鏈建設,雖然面臨諸多壓力,但是大陸有充足的資金作為强大支撐,有廣闊的市場作為技術迭代驅動力,多個企業多點並進眾志成城,現時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假以時日對於攻下晶片制造全產業鏈這一科技堡壘大陸志在必得。

鄭舜仁認為,在科技進步的行程中,阿里巴巴能够取得晶片製造這一技術成果在預料之中。他提出,科技發展的根本特徵是超越,隨著阿里巴巴適應市場的能力逐漸成熟,如何打破未來可預知的科技瓶頸才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晶片批量生產的良率、效能、省電性等 關鍵因素都是企業需要跟進部署的研發突破點。

而參照台積電多年來的發展經驗,關於科技成熟期生態體系可持續發展、勞工權利、智慧財產等方面也是需要著重關注的內容。希望大陸高科技企業可以立足世界,放眼未來,嚴於律己,未雨綢繆,做出符合全球市場 需求的科技產品,成為各國聯結的重要橋樑。

徐東海表示對大陸晶片的發展行程,他認為短期內不會有跨越式變化。提及美國施壓台積電交出商業數據這一議題,他提出,台積電態度雖有反復但是大概率會去執行,因為無法抗衡美國的強壓。他強調,阿里巴巴晶片科技的突破目前來看對兩岸貿易走向影響甚小 ,但是,隨著臺灣高新技術在大陸政策扶持下的不斷遷移,未來兩岸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行程真正的掌舵權可能會握在大陸手中。

譚大純認為,阿里巴巴晶片製造議題在臺灣沒有發酵的原因主要是臺灣民眾對於阿里巴巴公司的刻板印象和對臺灣本土晶片科技的高度自信息息相關。

他提出,相比於其他國家,大陸發展高新技術起步較晚,現時雖然處於追趕期,但是如果有一天市場需求升級引發 突破性服務模式或商業模式變革,大陸的晶片製造企業很有可能異軍突起一鳴驚人,進而掌握經濟發展主動脈。

他強調,為免受對外經貿中他國科技牽制,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晶片製造供應鏈,現時受新冠疫情和能源緊張限電影響,短期看發展或將遇阻,但是大陸 擁有市場和資金,這已經為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與會嘉賓帶來精彩的發言,線上觀眾也積極參與到了議題的提問互動中,觀眾提問涉及晶片需求量、中國現有技術成果含美科技比例、台積電高雄設廠、大陸高新技術突飛猛進趨勢對臺灣技術產業影響等多方面內容,與會嘉賓悉數作答,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凸 顯兩岸青年及學者對於高新技術發展議題的高度關注。

其中,項立剛表示綜合國際環境和市場因素,台積電發展進入衰落期不可避免,台積電“一家獨大” 易對美國造成威脅,因此美國授意台積電在美投資設廠也是為了重建自己晶片製造能力。

大陸現在一眾企業前仆後繼,雖然一定有倒下的,但也一定會有成功的,有投入有市場有新技術助力有內迴圈支持,突圍只是時間問題。

鄭舜仁強調,任何科技在時空的環境下 一定會被轉移,效能和效率是科技生存的基本。晶片使用最多的地方是大陸,大陸成為晶片科技的時代“紅牛” 指日可待。

徐東海指出,台積電過去的晶片產業成功發展經驗對於大陸廠商而言具有很好的借鑒和幫助意義。

譚大純表示,大陸發展晶片製造產業擁有諸多利好因素,而美國在對疫情和國際事務的處理上已經相形見絀,中美博弈中中國優勢逐漸突出,大陸晶片製造 業的未來值得兩岸群眾翹首以盼。

會議最後總結陳述環節,項立剛表示如果世界是一個融合的世界,政治弱化科技强大,將會非常美好,無奈世界環境現時仍受政治主導,未來可能形成不同系統產生激烈競爭進而打破全球化整體局面,這個是大家需要集思廣益共同應對的大事。

鄭舜仁提出,科技和 市場的背後是民生,希望兩岸專家學者未來能够從民生角度出發討論科技發展和市場趨勢。

徐東海認為,中美高新技術產業競逐行程中,臺灣廠商夾縫中生存,希望他們秉持初心不偏不倚造福民眾。譚大純強調,大陸發展晶片生產供應鏈勢在必行,雖非一日之功但 一定會量變產生質變,期待大陸把握質變機遇收穫變局紅利再創新局。

通過簡短的2小時線上交流活動,近百名兩岸人士彙聚一堂共議高新技術產業,為兩岸未來發展謀篇佈局建言獻策。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兩岸發展道路雖然崎嶇,但是發展前景光明,通過“兩岸有話說” 論壇這一平臺,兩岸專家學者凝心聚力,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