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責任的印記:泰雅族的紋面文化特質

《特派記者溫以理/新北報導》「Patas(紋面)」是泰雅族非常重要的文化特質之一,住在不同流域不同族群的紋面耆老對於紋面都有共同的記憶,它是族群辨識的符號,榮耀的象徵和泰雅人的宇由觀,此外它又是泰雅族認同和歸屬感的核心價值。泰雅人在此圖紋之下,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情感也隨之激盪、凝聚。

圖片取自原民會網站

「紋面」是泰雅族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它不僅僅是文化面相與民族代表的標誌,它也是泰雅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宇宙觀的縮影。台灣紋面民族包恬台灣中部南投縣仁愛鄉境內賽德克族、東部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境內太魯閣族以及磐踞南投縣北港溪以北整個中央山脈北段、雪山山脈之泰雅族和賽夏族等,這四個民族均有紋面的風俗。前面三個民族紋面的歷史最為悠久也最廣泛;賽夏族其祖先都居住在西部平原和山脈之間淺山地區,他們本來沒有紋面的習俗,因常被強鄰泰雅族人錯認而被獵首,為求自保,於是學了泰雅族的紋面模樣,請泰雅族的紋面師施術幫忙紋面,從此才有紋面俗。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政策,1914年頒佈各項禁令,全面廢除紋面習俗,紋面的習俗至此就停止。今天我們尚可看到的紋面耆老,年齡大都在九十歲上下,已是國寶級的珍貴稀有人物。

圖片取自google網站

研究泰雅族紋面文化的台灣學者尤瑪.達陸研究指出,在泰雅族的習俗,文面代表成年及其成就的標記,沒有紋面的人將 無法得到族人的尊敬及認同,更無法論及婚嫁。另外紋面的另一個重大意義就是以其圖紋分辨家族譜系,以方便將來在彩虹橋上與親人相認,根據泰雅族傳說,人過世以後,靈魂都會走過一道彩虹橋,泰雅族的祖靈們會在橋的彼端迎接子孫到祖靈世界,而紋面正是祖先留給後世子孫一項認祖歸宗的應允和約定。紋面還有辟邪、美觀的作用,經過完整文面的泰雅男女生,會受到族人的認可、敬重,死後則可順利通過“彩虹橋",到達祖靈承諾的安息之鄉。紋面是泰雅人與祖靈團聚的「通關」護照。不同的紋面形式也足以做為本族內不同亞族、系統、群體乃至於部落之間的識別。

圖片取自google網站

紋面的象徵是一種責任,一旦紋面就不能違背祖靈的遺訓,部落長老就會給予紋面的祝福,認同他具備了真正泰雅人的資格。紋面更是一種尊榮、能力及勇武的象徵與成熟的記號,更是「榮耀與責任」的象徵,紋面象徵男子在戰場上或狩獵時之英勇表現才能;女子紋面象徵具有靈巧的織布手藝,以及女人出嫁後代表貞節忠烈。在泰雅族中出草獵頭多次成功的男子及織布技術超群的女子,有特權在胸、手、足、額文上特定的花紋,為榮耀的表徵在泰雅族傳統社會,個人也必須在適婚年齡時期,達到族人所規範的標準以證明自己可以有資格紋面,其中男子須要經過出草獵首的洗禮,證明有能力捍衛家園,也要能狩獵,以養家活口;女子則要熟稔織布技巧以及能夠主理家庭事物等,這些都是代表著榮耀與成長的記號,完成紋面者方可論及婚嫁,當然未曾紋面者,就很難找到理想的配偶了。

圖片取自google網站

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間的流逝,代表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古老文明的美麗,成熟勇猛圖騰的紋面裝飾,如今已經成為消褪的歷史痕跡,因為在臉上刺紋,依現代道德觀點來看,是一種精神肉體的殘害,最不人道的肉刑,再加上現代社會審美觀念的改變,文化的隔閡亦隨之改變。紋面耆老,已一一凋零, 未來只能由照片及影音紀錄裡追憶珍貴的文面文化了!